日期 : 2025.09.26
近日,为进一步凝聚团队力量,增进伙伴情谊,公司各部门陆续开启团建之旅,那些定格在镜头里的笑脸,正悄悄书写着属于我们的故事。
行政中心
诗画扬州 江山镇江
“烟花三月下扬州”,行政中心一行轻装启程,循着唐诗的韵脚,踏入扬州的烟水画卷。

瘦西湖如碧色丝绦,轻挽蜀冈。长堤春柳拂面,徐园曲径通幽,小虹桥卧波,小金山藏翠,白塔与二十四桥倒映成诗。“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”,人在桥上,桥在画中。随后拾级大明寺,蜀冈中峰梵音远,鉴真东渡的帆影仿佛仍在塔铃间回荡;栖灵塔九级凌空,一眼收尽平山堂与欧阳祠的千年文气。
申时暑气稍降,穿个园(四大名园之一)竹影,四季假山以石作诗:春笋初破、夏云奇峰、秋山明净、冬岩苍冷,一步一景,一景一境。再入东关街,青砖黛瓦间,蟹黄汤包、阳春面、翡翠烧卖次第登场,烟火与诗意同温。
翌日晨光微熹,车过润扬大桥,长江作带,金山为屏。金山寺矗立江心,慈寿塔影摇动,“潮打空城寂寞回”,而白娘子水漫金山的传说仍在塔檐滴水间回响。拾级云台阁,西津渡古街石色青苍,观音洞外一壁紫藤,如同时光凝成的流苏。午后一盏镇江肴肉、一壶锅盖面,把江风与山雨一并下肚,再登程归杭。
两日旅程,一程山水,一程人文。我们在瘦西湖的柔波里读懂扬州的慢,在金山寺的塔铃中听见镇江的阔。团建不止是相聚,更是与历史并肩、与诗意同席。愿此行所拾的江南片玉,化作日常案牍间的一缕清风,长照归途。
品控中心电动工具QA质检部
聚力同行 趣游宁海
踏秋而行,电动工具QA质检部一行前往宁波开启团建之旅。我们惯以尺和标准丈量世界。而此次的团建,用三种独特的体验,刷新了我们对“品质”的理解。

松兰山——大海的质检标准
站在松兰山沙滩,大海成为我们首个无法用现有标准衡量的“产品”。同事们在沙滩上展开“质检”活动:有人观察沙粒粒径分布,有人评估海浪冲击力频率,有人甚至讨论起海水的PH值。我们在潮线处发现了一些被千年潮汐打磨的陶片,经过时间与海水的雕琢,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。大海这位终极质检师,教会我们第一个道理:真正的品质需要时间的维度。有些“缺陷”在更长的时空尺度下,会转化为独特的价值。
十里红妆——匠心的温度标准
在国家级非遗“十里红妆”的朱金漆器前,我们遇到了第二种品质标准。看着那些需要一百零八道工序的漆器,掠过那些耗时三年打磨的千工床,让习惯用“秒”计算工时的我们陷入沉思。
在自动化检测的时代,我们几乎忘记了:有些品质,只能用时间换取。十里红妆的每一件器物,都在诉说着第二个品质真谛:匠心是一种承诺,承诺愿意为最终的美好,付出必要的时间。
出海捕鱼——自然的公差范围
渔船发动机的轰鸣声让我们倍感亲切,像极了我们每天检测的电动工具。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启示:当渔网撒向大海,捕获的是一整片生态系统的馈赠:丰富的鱼类、鲜活的螃蟹,也有残缺的贝壳。分拣时,我们未以“完美”为标准,而是遵循自然的法则分辨“可用”与“不可用”,“应季”与“非时”。
我们从大海悟得时间检验的重要,从红妆懂得匠心的时间投入,这份宝贵的领悟将融入到工作中的每一次检测与分析。它最终会承载于严谨的数据之中,化为我们为产品精准把关的深度与温度。